醉駕是指飲酒后駕駛車輛。醉駕是一種嚴重酒后駕駛,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每年因為酒駕,許多人因此喪生。有的是就酒駕的司機,有的是無辜的行人等等,因此酒駕入刑,是為了保障人民的權益。那么刑法醉駕量刑標準是什么?接下來由找法網小編為您解答。

一、刑法醉駕量刑標準

醉駕根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處拘役,一到六個月。

原則上不對醉駕司機適用緩刑。醉酒駕駛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較大,一旦釀成事故后果通常比較嚴重,且該罪拘役刑為1到6個月的自由量刑幅度,本身屬于較為輕緩的刑罰,如果適用緩刑,難以實現刑罰威懾和預防犯罪的效果。

具體量刑時,根據血液酒精測試的度數和具體情節了,如在高速公路上的量刑就要重點等。血液酒精含量在80毫克/100毫升以上不足140毫克/100毫升的刑法醉駕量刑標準,基準刑為1個月;血液酒精含量在140毫克/100毫升以上不足200毫克/100毫升的,基準刑為2個月;血液酒精含量在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基準刑為3個月。血液酒精含量每增加60毫克/100毫升增加1個月的刑期。

二、量刑原則

量刑原則是對量刑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和制約作用的法律準則。

刑法第61條規定:“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

據此,量刑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

(一)首先要以事實為根據

是指以客觀存在的犯罪的一切實際情況為根據。

1)查清犯罪構成要件事實

即查清行為人是否符合犯罪主體條件、做了什么、主觀上是故意或過失、危害了什么。

2)確定犯罪性質

即正確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構成什么罪。

犯罪性質不同,社會危害也不同,法定刑也不同。準確定性才能正確量刑。

3)全面考察犯罪情節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