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投資者進行基金投資時,都會被建議去做基金定投。那為什么要采用基金定投? 如何進行定投?定投中又會遇到哪些問題呢?“新基民入市百問百答”邀請興銀基金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基金定投的核心邏輯是什么?

興銀基金:基金定投的核心邏輯,其實非常簡單:放棄擇時,持續小額買入,降低成本。

解釋一下,前面我們說過投資買入的時候都不確定是不是在高點,那么通過定投,如果買在了高點,由于下跌過程中堅持持續的買入,所以不斷降低持倉成本,市場回升超過不斷降低的持倉成本,即可獲利;如果買在了低點,市場上漲自然更可獲利。A股市場歷來熊長牛短,按照基金定投的理論,控制住較低的成本,盈利的概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高彈性的品種更能體現定投的價值。所以,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顯然并不太適合,而股票型基金由于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是定投更好的選擇。另外也要提醒大家,盡管下跌是買入的機會,但前提也要選擇靠譜的基金。

為什么要采用基金定投?

興銀基金:基金定投,實際上是一種被動的選擇。基于高通脹下需要高收益確保自己的資產不至于貶值太快,也基于一次性投資難以把握準確的時點,更關鍵的是,這種策略,相對而言能讓你的投資體驗好一點,更有可能堅持到豐收的那一天。

(1)通脹壓力長期存在

中國過去二十年的通脹,用貨幣供應量來衡量,復合增長率接近20%,用CPI來衡量,每年增長2%-3%。有機會跑贏通脹的,只有一線城市房產和股票。

耶魯大學教授統計美國市場200年的真實回報,發現從1802年到2011年,美元現金的價值從1貶值到0.0052,年化收益-1.4%;黃金年化收益0.6%,基本能保值;長期債券是3.5%,股票是6.7%。

所以從全球范圍來看,股票都是戰勝通脹的重要工具。承擔較高的風險,獲取較高的收益,公平合理。

(2)絕大多數人不具備擇時能力

但為什么股民大多數不賺錢?因為買在低點賣在高點,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太難了。能達到長期、穩定年化收益達到10%以上的股民,其實真的不多。我們也做過一個統計,05年以來,錯過全A指數漲幅最大的5天,回報就被腰斬,錯過20天,投資股票就和存銀行差不多了。

華爾街流傳著一句話:“要在市場中準確地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飛刀更難。”短線進出反而容易錯失長線回報,基金也是一樣的。在大家熟悉的支付寶基金診斷里就說了,短線進出是大部分人投資基金虧損的原因之一。

(3)避免買在高點

投資最怕的是買在高點,但買入的時候誰都不確定是不是在高點。所以干脆通過長期定投的方式,平攤成本。只要市場長期來看是上漲的,定投賺錢就是大概率的結果。而一次性擇時投資,需要專業的能力或著超乎常人運氣,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小概率事件。

(4)情緒管理相對一次性投資容易

在投資中,情緒管理大多數時候比技術水平更重要。很多人在巨大的市場波動中被甩了出來,有的是賺多了害怕賣早了,有的是虧多了受不了賣早了,核心都在情緒管理上。尤其在市場底部區域的時間越久,投資者的虧損情況和心理壓力都會相應增大。

定投作為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策略,市場底部時間越久,虧損額、虧損比例反而會不斷減少,內心的煎熬相對容易克服,主要難點在于堅持。

什么樣的人適合定投?

興銀基金:有五類人群適合,具體來說

第一類,缺乏投資經驗的人群(定投易操作,無須擇時):越跌越買,避免投資者陷入跟風怪圈。

第二類,領固定薪水的上班族(定投門檻低):有定期固定收入的人群。這些人每月都有相對固定的收入,在扣除了日常的生活開銷之后,常常會有所結余,但是金額又不是太大。由于定投具有門檻低(最低10元起)的特點,上班族采用定期定額的定投最為適合不過。

第三類,專注工作無暇理財的人(定投可以定時):根據基金購買的規則,如果是在當天下午3點閉市前購買的基金,按照當天的凈值計算份額;如果是在當天下午3點閉市之后購買的基金,按照下一交易日的凈值計算份額。對于不少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異常忙碌的人群,比如醫生等群體來說,很容易因為工作的忙碌忘記在合適的時間買入,從而錯失投資良機。而設置自動扣款的定投,對于專注工作無暇理財的人群來說,可謂是最省事省時的方式。并且基金在設置好定投后,就能長期自動投資。

第四類,風險承受力較弱的人(定投平攤風險):風險偏好為穩健或中性的人群,也就是對于希望投資基金獲益,又不喜歡承擔過高投資風險的人群來說,可以選擇定投。這是因為基金定投投資時間長,投資成本加權平均的優點,可以有效降低整體投資的成本,降低價格波動的風險,進而穩步獲利。

第五類,未來某一時點有大量資金需求的人(定投的“變相儲蓄”能力):對于80后、90后來說,在成為社會支柱的同時,還是家里的頂梁柱,既有贍養老人的壓力,也有住房、撫養孩子的壓力。無論是給父母準備的養老金,還是給孩子預備的教育金,未來都是一大筆開支。定投不僅具有“變相儲蓄”的性質,并且長期來看,基金年化收益也是大幅跑贏通脹。在已經知道自己未來的某一時點將有大額資金需求時,就可以提早用定期定額小額投資方式來進行規劃,既能讓小錢匯集成大錢,在未來某個時間節點需要大筆開支,也不至于過于吃力。

如何進行定投?

興銀基金:關于定投怎么開始,很簡單,選好基金準備好錢。至于選什么基金,主要是看一些指標,比如收益率、波動率、夏普比、估值、盈利預測等等,數據都可以從同花順一類的軟件,或者雪球等網站,甚至一些公眾號中獲得。策略方面,大家可以試試以下幾個策略。

(1)定投買入,止盈不止損

“先跌后漲”,也就是常說的“微笑曲線”是基金定投最適合的市場條件;“震蕩向下”的市場條件,基金定投能夠有效的降低持倉成本,等待市場回升即可;“震蕩向上”可能增加定投成本,導致盈利減少,但由于市場整體向上,定投基金仍然能保持盈利;最后,“先漲后跌”是基金定投相對不適合的市場條件,因為前期定投成本不斷增減,后期市場下跌吞沒了收益。

所以,我們需要尤其注意的就是最后這種情況,要在市場上漲到可能出現的“倒微笑曲線”之前及時止盈。這里并不是要大家去判斷市場的頂點,我們說過這個幾乎不可能做到,簡單的做法是大家根據自己的收益情況設置一個止盈點,比如30%就可以止盈落袋了,或者設置多個止盈點,分批撤出也是可以的。

(2)定期不定額策略

定投定投,嚴格的傳統理解是固定時間、固定金額,但我們投資不是咬文嚼字,抓住定投的核心是分時買入。在時間和金額上都是可以作適度調整的,但我們之前也說過了,擇時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是很難的,所以這里我們可以用擇量來增厚定投的收益。如果市場處在歷史低點,那么原來每個月投1000元的,不妨投2000元。如若市場明顯高估,每個月投1000的可以投500。如果漲的都害怕了,可以不投甚至賣出一部分。

(3)產品池管理

基金定投鼓勵堅持,但要申明一下是方法的堅持,而不是對某一只基金的堅持。大家最好每半年左右,篩選下市場上的基金產品,看看是否有好的標的,可以放到自己的定投產品池里來觀察,在合適的時間就可以建倉買入。

基金定投畢竟是一種保守的,拿市場平均收益的投資策略。到了牛市,漲幅跑不贏市場,心里會很煎熬,這種煎熬,甚至超過熊市漫長等待的無聊。既然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不然人憋壞了,這時就需要主副策略打配合。

定投作為核心組合,仍然按照既定的策略執行。但可以拿一小部分錢,瀟灑一下,即作為副組合。這部分錢你可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要不影響核心組合的投資策略就好。一般行情不好的時候,可以買些固定收益或債券型基金放著,行情好的時候,積極追求高回報。

什么標的適合定投?

興銀基金:決定定投收益的,最主要的還是標的資產的長期業績。為什么這么說?我們可以把定投看做無數次一次性投資的疊加,所以選標的的要求應該是一樣的。

資產價值根本上是未來現金流決定的,股票未來現金流=公司盈利增長+股息+估值;債券=本金+利息。所以說,定投固收類的資產不是不可以,可以當做強制儲蓄,后者在實在沒有好資產可選的時候。但從價值來源的較短,收益大概率還是股票類資產高。

(1) 主動or被動:各有利弊,國內確實有優秀的主動基金,相對市場能夠獲得超額收益,但需要非常深入的研究和緊密的跟蹤,e.g.冠軍基金不可持續,基金經理平均認知期限不到4年。指數基金不存在這個問題,最差的情況就是清盤了,再找一只同樣標的的產品比再找一個同樣靠譜的基金經理要容易的多。

(2) 寬基or行業:以寬基為主,因為定投是一個長期策略,單一行業的生命周期很難預測。

(3) 一定是高波動嗎?對也不對,對是因為高波動能夠增加低位買入的概率,但不一定每次都能買到便宜的。所以我們說,高波動的品種適合定投,以此來平滑成本,但定投并不一定非要找高波動的品種,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定投如何止盈?

興銀基金:錯過賣點,雖然仍然有收益,但要等很久才能回到同等水平。要識別牛市頂端肯定是很難的,我們只能爭取跟上牛市的步伐,更多地賺到牛市的收益。

(1) 目標收益率:“目標投”產品邏輯,設低一點確實能賺錢,但吃不到大牛市的收益,設的高會錯過止盈點,比如新手體驗,或者對收益要求不那么高的,吃不到牛市大收益也OK的穩穩的幸福。

(2) 目標估值:和估值買入邏輯一樣,難點還是設置目標,設高了賣不掉,設低了,賣的早,但比目標收益好一些,因為更市場相關性更高。但每一輪牛市的高點都不一樣,特別是一些高成長板塊,估值屢創新高,而你可能早就賣了。解決方法:階梯指標,分批止盈;or配合回撤使用.

(3) 最大回撤:歷史最大虧幅達到某個容忍區間后賣出,但是上來就虧怎么辦?不是說下跌的時候最適合定投嗎?和其他策略配合用。比如目標收益率20%,達到后繼續上漲就不賣,回撤達到10%就賣。

關于定投,一些不重要的事情

興銀基金:(1) 日定投、周定投、月定投:收益沒太大差別,但頻繁交易手續費高;(2) 每個月,哪一天定投?(3) 當天上漲要不要買?相信你的定投策略,有些策略會規避,有些沒有也要按紀律,不要主觀判斷。

最后給大家說個場景,就是經常鍛煉與不鍛煉的人,在1天、1月甚至1年來看都沒什么了不起的差距,但在5年、10年來看的時候,就是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巨大差別;在往長了看,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基金定投和健身鍛煉一樣,都是人生中簡單卻又美好的事情。

本文源自金融界